鼓浪屿,原本有一些健身场所,但这些老旧健身场所,有的设备老化,有的沙土飞扬,有的索性荒废。居民老蔡经常到家门口的一块废弃健身场地,扭扭腰、踢踢腿,但结果总是不经意间就踩到了狗屎猫屎。“鼓浪屿是个老年岛,老年人特别多,我们都希望岛上能建一些健身场所,让老人,也让年轻人,有个活动筋骨锻炼的地方。”
现状:健身场荒废,猫狗屎一堆
内厝澳路326号,笔山公园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。
廖亚华是附近居民,她在鼓浪屿住了20多年。她常会走到这个小山坡上,因为这里有块空地,是一处“传说中的健身路径”。“年纪大了,总想多活动筋骨,这块健身空地有一些健身器材。可是啊,我就只能过来瞧两眼。”“健身器材不能用了,坏的坏,废的废。空地上杂草丛生,有时候走两步就有狗屎、鸟屎、猫屎,乱七八糟的。”廖亚华说,她盼着这个健身场所赶紧整整,恢复起来,荒废着怪可惜的。
住在鹿礁路的龙头社区居民陈荷花,也有这样的期盼。“咱们这个岛,算老年岛了,老人很多。年纪比较大的人,不爱跑步,因为跑不动,都比较喜欢健身器材,比较柔和。”
陈荷花说,社区里能有个地方“伸伸胳膊扭扭腰”,是许多老年人最大的爱好。
岛上的其他社区,居民们也都对增设健身场地有着强烈的期待。海堂路居民陈阿姨,特意写了建议送到居委会,还参加居委会的各种座谈、讨论。
一个多月前,鼓浪屿街道内厝社区网格员王李欣,和同事们一起,上居民家入户摸底。一户一户地问,看居民有什么需求。“结果,有不少居民都建议,能不能让大家有个活动锻炼的场地和设备。”
提升:6个项目都与健身场有关
这两天,廖亚华特别高兴,逢人就笑。昨天,她对导报记者说:“我当然高兴啊,咱们的建议被采纳,家门口的那个健身路径很快就要恢复了。”
她带着导报记者,来到已经平整好土地的内厝澳新健身广场。一套9件的健身器材已经安装完成。“居委会说,泥地也要铺上地砖,这样比较不会长杂草,也比较干净,就算下雨天也不用怕到处泥泞。”
鼓浪屿居民们关于健身场所的建议,很快被采纳。今年春节前要完成的10个惠民项目中,有6个与健身场有关。
鹿礁路的健身路径,健身器材已经安装好,可以成为周围龙头社区居民活动筋骨的地方。
福州路37号旁(足球场),将增加设备,作为社区老人的“夕阳健身场”。场地、树枝已经修整,12月31日前将完成水电、休闲椅等设施的配套。
小岛上的羽毛球场,也要重新改造,对场地进行清理、打磨,要铺设塑胶,让辖区居民在鼓浪屿就有打羽毛球的地方。
此外,一直被高高的铁栅栏围起来的沙滩排(足)球场,元旦后也要对居民开放了。以前这块离海很近的沙滩球场,只有比赛时才开放,居民只能看看。但现在,场地内新摆放上沙滩椅,居民也可以到里面晒太阳,来一场自娱自乐的比赛。
居民声音
福州路苏梦月:最怕爷爷捐的空地荒废
我家门口有个学校操场。这块地是我们家的,1930年,爷爷把它捐了出来,用作小学的操场。
爷爷捐这块空地时,唯一的要求便是不允许盖房子,必须用作学校之类的公共设施。后来有很长时间,这块地成为笔山小学的操场,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在那做操、跑步,锻炼身体。
爷爷是老师,我们家好几代都是老师,看到家里的地能用于孩子们的运动,家人都很欣慰。
但这些年来,因为鼓浪屿上的学校缩减,笔山小学没了,我们家的这块原本用作操场的空地,也闲置下来,每天关着。
最近,街道要重新把它恢复起来,作为夕阳健身场,便于社区老人健身,我们非常高兴。这几天,已经有10多张椅子安装起来了,到了晚上,还有一些老人过来跳广场舞。看到那场景,家人很高兴,因为我们最怕被荒废着。
金点子点击
频繁断电停水,居民建议:
尽快解决岛上用水用电问题
鼓浪屿居民最怕夏天,因为怕停电。“在岛上,夏天停电是常有的事,动不动就跳闸。厦门那么热,一停电,简直就像蒸桑拿,根本没法睡觉。”龙头路居民小蔡说。
据了解,鼓浪屿时常停电,是由于多个重要路段上部分店面用电超标,导致岛上频繁跳闸断电。目前鼓浪屿的供电,由两回海底电缆承担,但这两回海底电缆的供电能力已经达到极限。“现在这样的供电局面,根本无法满足鼓浪屿的安全用电要求,只要其中任何一回海底电缆出现任何异常问题或停电检修,鼓浪屿至少有半个岛要停电,并且发生这种结果的几率很大。”电业局工作人员说。
不只是夏天常停电,小岛上若住得相对比较高,还会常停水。
鼓浪屿笔山路,地势相对较高,每逢节假日,很容易遭遇“水荒”。居民老徐就住在那里,为了应对经常性停水,他特地准备了5个大水桶,每个能装20斤。
在鼓浪屿,受用水用电困扰的居民有很多。在本报征集的建议中,许多便是针对水电的。“水电问题一天没解决,岛上居民的日子就过得不踏实。”小蔡说。